陈文玲司长书法创新精神浅析 |
陈文玲司长书法创新精神浅析
张东方
2013年6月,我的著作《元德秀研究》一书即将付梓出版,想请著名经济学家、诗词家、书法家、国务院研究室陈文玲司长给我的著作题词,经王正鹏老师介绍,陈文玲司长在百忙中欣然挥毫泼墨,为我的书题写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实现中华复兴之梦”的书法作品。作品采用大草在70×138厘米整幅宣纸上一气呵成,如江河奔腾,汪洋恣肆,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观之,让人精神振奋,豪情倍增,感叹不已。后来,又有幸得到陈文玲司长赠予的其它书法作品和诗词书画专集,对陈文玲司长的书法艺术特点有了更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了解,仔细品味,令人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一、陈文玲书法特点
一是奔腾豪放,俊秀飘逸。
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代草书大家奔腾豪放的书风,同时融入了女性诗人和书法家的内在气质涵养和才情个性,出古入新地创作出了既奔腾豪放又俊秀飘逸的书法作品,形成了自已独特鲜明的个性书风。读陈文玲司长的书法,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国历史上两位草书大家张旭和怀素的狂草,让人想起岳飞的书法《满江红》和毛泽东的书法《沁园春•雪》,仿佛从中可以找出每个字的出处和影子。然而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与这些大家又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奔腾中透着雍容,豪放中透着婉约,壮观中透着俊秀,大气中透着飘逸。可见陈司长对中国历代草书大家的作品是深有研究或有所涉猎的,并从中汲取了深厚的营养,经过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的创作风格,所以才能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这一特点在其三件竖幅书法作品《十六字令•水的哲理》和《一剪梅•满院菊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气韵贯通,形神兼备。
书贵有气,有气才有势,有势才能气韵贯通、形神兼备、震憾人心。通观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总感觉有一股浩然正气充斥在字里行间,似游龙一般时动时静、时疾时徐、时强时弱、时大时小、时左时右、时上时下。静则如山岳耸峙,动则如江河奔腾;疾则如飞流直下,徐则如行云流水;强则如山崩地裂,弱则如细风拂柳;大则如江河直下,小则如涓涓细流。陈文玲司长通过谋篇布局巧妙运用笔势的承接关系,使字与字之间彼此关情、笔势连贯,承上启下,联络呼应;同时充分运用字的大小、长扁、正斜、留放,线条之粗细、长短、曲直,墨之浓淡、干湿、多少和收与放、开与合、轻与重、刚与柔、干与湿、清与浊、润与燥、虚与实、气与韵、形与质等书法技巧,使作品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从而收到了气韵贯通,形神兼备、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这一特点在其作品《五律•春曲》、《五律•咏月》中得到精彩和完美的体现。
三是饱含深意,以书传情。
书家只有将感情倾注于笔墨的挥洒,作品才能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我国古代书家早已经把书法创作当作表达个人思想情感一种艺术方式,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无不是饱含深意、以书传情的杰作。而书体中的大草因最能将作者的思想和才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深受古代书法大家的钟爱,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工具。文玲司长充分运用了书体中大草的这一独特功能,将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很自然地融入到了书写自己的诗词作品中。透过陈文玲司长的书法,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作为著名经济学家、诗人、书法家和国家重要部门工作人员一片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兴国之心和强国之梦,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理想信念和精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令人震撼。这一特点读者在其每一幅书法作品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二、陈文玲书法精神
透过陈文玲司长的创作书风,我们不难看出她在书法艺术领域执着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诗入书。
诗(词)与书法创作的结合是我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结合,使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地位和层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并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其魅力也得了完美的体现,用书法写成的诗文登上了文学艺术的殿堂,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和具有文化修养人们的最爱。诗言志,词言情。用书法写成的诗(词),其情感、意境、内涵更丰富、更深邃、更立体、更感人,如苏轼的寒食诗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米芾的苕溪诗帖、祝允明和王铎的草书诗帖等。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自然美、情志美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诗(词)与书法的有机结合,赋予了书法思想、感情和灵魂,增添了书法的生命和活力,为书法艺术水平的提升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诗(词)与书法结合的前提条件是书家必须是一位诗人,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更是一个高难度的组合,也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之所以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能奠定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坚实地位,与这一点是分不开的。陈文玲司长作为诗人书法家不惧艰险,敢于攀登这一高峰,在继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这一精髓的同时,又不断开拓创新,将其发扬光大,在当代中国书坛开创出一派崭新的书风。读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其诗词的奔腾豪放和俊秀婉约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而如春风拂面,时而如大浪击胸。读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犹如读一首生动的诗、优美的词,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隽永……,诗情诗意诗境在书法线条和一点一画中潜流涌动,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止;时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时而神态自若,静静流淌。读者的思想情感也随着书法线条的飞舞流动得到了最大的限度的想象和挥发。诗词之美和书法之美两者水乳交融、相互辉映,均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陈文玲司长又将其创作的诗词用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化无形为有形,用书法美展示自己创作的诗词之美,可谓匠心独运、富有深意的大胆创新之举。陈文玲司长作为一名颇有建树的经济学家和著名诗词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她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孜孜追求又使其成就更上一层楼。
二是以画入书。
自古以来,书画同源。古今对书画兼通的名家中王蒙用篆隶入皴法,赵之谦以篆隶之法画松,郑板桥则强调兰竹如同草隶,石涛画法则如篆、如草、如隶。书与画的结合增添了中国画独特的风格魅力。反过来,画与书融合,使得书法作品中字的形体结构以及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呈现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景象。书法和绘画的用墨和运笔技巧是基本相同的,绘画的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借景抒情、传情达意等要求同时也是书法的基本要求。如果说诗(词)与书法结合带给人们的是感觉上的冲击力和震憾力的话,那么画与书的结合带给人们的则是视觉上的冲击力和震憾力。有时候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是一幅画;有时候一个字或几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一幅画;有时候一点一画、一撇一捺也可摹状万物,独自成画;书法的神奇之处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绘画的这一特殊功能,使得书法这门艺术的层次和水平更上了一层台阶。以至于书画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必备的基本技能,可见画与书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文玲司长古典文学功底十分深厚。中国古典诗(词)中诗(词)中有画,画中有诗(词)的特点,她心领神会,创作的每一首诗(词)几乎就是一幅画,这在《颖川•乐平诗词画卷》中已经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颍川书法中更得到宣泄。以画入书可以提升书法的艺术魅力,陈文玲司长非常机智地捕捉到了这个切入点,并恰当地运用到书法艺术创作实践当中,使之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可以肯定地说,陈文玲司长在这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使她在众多书家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风格独特的著名书法家之一。读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同时品味她的美丽诗词,就象欣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带给人们的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憾。画与书的结合、书与词的结合,就好象景色与灵魂的结合一样,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就好象黄金与美玉结合一样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没有高超的技艺和水平是难以做到的。陈文玲司长就象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能够熟练地将金玉合璧,做到了书与画的完美结合。如其书法作品《卜算子•和田玉》、《千秋岁•水的哲理》、《千秋岁•水的序曲》、《定风波•风竹》等,作品笔墨灵动,浓淡相宜,就象一幅清新雅致的水墨画,画意深浓,意境优美。
三是以品入书。
这就是我对陈文玲司长的深刻印象。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她以国家经济研究为己任,始终走在学术的最前沿;作为政府官员,她坚守职责,不辱使命,把经济研究与国计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造福国家和人民;作为诗人,她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满腔豪情,用心讴歌这个伟大时代;作为导师,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堪为师表;其人其品,高风亮节,令人钦佩叹服。正是这样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修养高深的人、气质高雅的人、情感丰富的人、心地慈善的人、敢于担当的人、忧国忧民的人、锐意创新的人,一旦将这些因素融入到书法创作中去,其潜移默化、水乳交融的力量是巨大的,其效果和成就也是非同凡响的。书风的形成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人品才是形成个性鲜明书风的重要因素。陈文玲司长的书风就是一个鲜明的体现。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人品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她的心胸是博大广阔的,所以她的书法作品才会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她的感情又是细腻丰富的,所以她的书法作品才会婉约俊秀……。
三、陈文玲书法之美
将诗词画品融入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是文玲司长的大胆实践和艺术创新之举,也是她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和追求。从审美的角度看, 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极具艺术之美。
一是壮逸之美。
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从谋篇布局上看,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从字的结构上看,开合有度,收放自如;从字的形态上看,自由奔放,变化多端,风骨凛然;从创作手法上看,敢于运用想象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段,通过反差,强化艺术效果;从法度上看,规范有矩而又不失灵活多变;从感情的表达上看,用笔细腻,曲折委婉,荡气回肠。犹如其诗词一样,其书法作品既有江河奔腾之象,又有雪落平原之态;既有凤舞九天之势,又有蝶舞花丛之姿,尽显奔腾豪放和俊秀飘逸之美。
二是意境之美。
陈文玲司长把山川万物的卓越风姿用书法优美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出来,使其作品有诗有画有情有意有神有韵,恰似一幅水墨挥就的画卷,远似苍山浮云,近如小桥流水,境界高远,意味深长。身临其境,带给人心灵的无比愉悦和精神的高度享受。
三是自然之美。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陈文玲司长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使她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山川万物俱化为她诗词中生动的意象和鲜活的诗句,尽情地讴歌着祖国山河之美,她的每一首诗(词)甚至每一句诗(词)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祖国山川之美震憾了她的心灵,启迪了她的心灵,滋润了她心灵。山川美景、天地灵气通过她聪慧的大脑化作汩汩细流悄悄地注入到她的心海,并被智慧地融入到书法艺术的创作中去。陈文玲司长的书法作品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笔一画,随处可见山川万物的影子,极具变化、生动、自然之美,自然与人类、理想与现实、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世间之美莫过于自然,陈文玲司长的字毫无浮躁、怪戾、矫饰、媚俗、浅陋之气,而是处处充满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愫。歌山川之秀,具万物之象,融书法之体,展艺术之美,这正是文玲司长书法作品的神韵所在、魅力所在、美丽所在。
陈文玲司长是一位善于发现美、捕捉美、宣扬美、传承美、展现美的高手,她象神奇的魔术师,把诗词之美、绘画之美和人性之美巧妙、神奇、和谐地融会到书法艺术创作当中,使书法这门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得到了尽情和完美的体现。
陈文玲司长在对我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时曾说:“怎样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实、时代合起来,让大家喜欢,让社会易于接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传承文化的关键是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师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好地和时代结合,作品才更具有生命力,才更容易被社会接受,我出版的诗词书法集,就是想通过创新这种形式对古典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进行大胆尝试。”,陈文玲司长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诗词创作上,还是在书法创作上,她一面执着地坚守着优秀传统文化这块阵地,孜孜不倦地汲取着深厚的营养;一面紧扣时代的脉搏,大胆地进行着探索和创新。可以说她选择了一条正确成功的艺术之路,其精神让世人敬佩,其成就让世人瞩目。以陈文玲司长的执着、学识和聪明才智,坚信她在诗词创作和书法艺术创新领域內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成为当代中国书坛光彩夺目繁星中的一颗明星。
2014年6月8日凌晨修改于鲁山琴台之侧
注释:
张东方,河南鲁山人,《元德秀研究》著作作者,元德秀研究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并兼任会长,元德秀事迹研究第一专家学者。
|
关于我们 | 赞助单位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版权所有 ©2010-2011 中国书画宝库 Copyright ©2010 - 2011 zgshb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